作者:500万彩票网 发布日期: 2020-10-12 02:06:58
11假期刚过,市内很多老师通过班级微信群和QQ群传达学校通知,有的可能为了方便在群里收饭钱、材料等费用。在一些群体中,审核不严格,身份不明的人也可以进入,给了骗子一个机会。
最近,全国各地都发生了许多骗子混进班级团体,冒充老师收费的诈骗案件。10月8日,铁岭发生一起学生家长在微信群里被骗案。
10月8日下午,
铁岭市鄞州区某班级家长微信群
班上的“老师”发布了一条通知
据说要交资料费,发二维码
让家长交196元
看到“老师”的名字和头像
许多父母对此毫不怀疑
直接扫描代码传输
当父母扫描代码转账时,会得到提示
这项业务存在欺诈风险
马上,“家长”在群里问
我可以在群里发红包吗
“老师”被肯定后,
马上在群里发红包交钱
系里的家长也拿着红包要交
大约十分钟后
班主任发现,在微信群里,
有人假装自以为是地收钱
尽量提醒微信群里的家长
起诉的不是我
告诉父母停止支付
“假老师”马上退团跑路了
铁岭反诈骗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立案调查。据观察,当天下午2点多,一名一直潜伏在微信群里的犯罪嫌疑人将搭档B拉入群里,B换上与班主任相同的人像图片和昵称后,公布收取数据费的信息实施诈骗。他的搭档A以“信任”的形式询问后,做了红包转账,动员学生家长发红包。共有21名学生家长被骗,共损失4116元。现在案件正在调查中。
最近,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情况。在这种欺诈中,骗子主要通过四个步骤实施欺诈——
01.撒网捕鱼。使用导航工具,通过QQ搜索,搜索本地班微信群或班QQ群。一旦微信群和QQ群没有经过严格审查,骗子就可以冒充父母加入并潜伏在群中。
02.潜伏检查。骗子潜伏在群里检查老师的体育纪律,以便利用老师上课和不在线的时间差进行诈骗。
03.冒充老师。偷老师头像,换成和老师一样的昵称,修改纸条信息,冒充老师在群里公布付款信息。
04.收钱逃跑。骗子利用父母的便利和怕穷心理,用二维码收钱。如果二维码被禁,他们往往会接受帮派“信任”收红包转账,然后在真老师出现曝光后跑路。
铁岭警方提醒
在集团内部扫描收款二维码的业务模式存在欺诈风险。为了保证广大群众的资金平安,请确认身份后再开展业务。
建议各校班QQ群和微信群建立严格的入群审核机制,启动群聊邀请确认(微信群治理),排除班群中无关和身份不明人员,只是不要通过微信群和QQ群收取使用费用。
学生家长应与学校或教师核实班级小组公布的收费信息。如果他们遇到骗局,请实时保存证据,通知学校,报警求助。
袁泉:二三里信息
编辑:段莹莹
声明:本文转载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多信息。如果有任何错误标记或侵犯您合法权益的情况,请持权属证书联系本网站,我们会实时更正删除。